金点言论 2024-5-30 17:27:22

人民币国际化中的大势所趋

阅读量:0 0

导语

于中国自身,推出人民币跨境支付,尤其是CIPS的运行,极大的增加了中国国内资本与国际的联动,因为CIPS允许银行在岸而不是通过离岸人民币清算银行清算跨境人民币交易。

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上,目前有两步同时再走,一个是我们自己,另一个国际推广,两者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。

于中国自身,推出人民币跨境支付,尤其是CIPS的运行,极大的增加了中国国内资本与国际的联动,因为CIPS允许银行在岸而不是通过离岸人民币清算银行清算跨境人民币交易。

其次,提高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的作用,特别是在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中。2018年,中国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期货,2020年推出了铜期货。目前有西方学者猜测,未来我们会推出“天然气元”。

人民币国际化中的大势所趋

在国际上,我们的主要方向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人民币。由于国际环境的聚变,当下最大的应用地区变为了俄罗斯,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,人民币到底够不够硬。截至2023年12月,人民币约占俄罗斯贸易的三分之一。

金融方面,2023年,人民币成为莫斯科交易所最受欢迎的货币,甚至超过了美元。

当然,也不是绝对的万无一失。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可能受到美国二级银行制裁的风险。美国财政部OFCA 对与俄罗斯国防部门合作的金融机构实施了明智的制裁,这使跨境交易变得复杂。一些中国银行已完全停止接受俄罗斯付款,当然也包括其他国家一些银行受到波及。

需要指出的是,美国这一招看似很强,实际上并没有想想的那么夸张,要知道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,中小型银行,不进行外汇交易的非常多,这些银行可以与俄罗斯直接进行合作。

前进来以后,在内部金融系统转一圈,就可以成为其他银行的财富,当然前提是具备金融自主权,恰好中国就有。

也应该看到,美国利用美元霸权,在现阶段搞事情,影响还是比较大的,毕竟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系统,内部结构也好,整体框架也罢,不是说变就能变的。

此次俄罗斯在应对美元制裁以及人民币起到的作用需要长期观察,一旦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,就是人民币大突破的时候。

人民币国际化中的大势所趋

什么时候美元真正不那么的香了,人民币成为新选择?这要从新冠说起,美联储当时搞了货币互换。

与美联储有常备美元流动性互换额度的五家中央银行(加拿大银行、英格兰银行、欧洲中央银行、瑞士国家银行和日本银行)以及临时的9家央行(挪威央行、瑞典央行、澳大利亚储备银行、新西兰储备银行、丹麦银行、墨西哥银行、巴西银行、韩国银行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)借美元的事。

说白了,真正危险来了,主要经济体想到的是美元,用它来度过危机,如果这一现状发生转变,人民币成为另外一种选择,那么美元真正的地位就已经被动摇了,人民币国际化就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。

至于资本管制一事,本质上不一定会破坏人民币在贸易中的广泛使用,因为中国已经是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,中国愿意通过提供货币互换和贸易融资来促进出口。

精品话题

今日话题